5/25/2012

大聯盟賽制


例行賽

例行賽於4月初展開。每支球隊在球季中要打162場比賽,與同一對手的交手次數則不一定,通常來說,以所屬分區的其他球隊會最多次。從1997年開始有了跨聯盟比賽,一個球隊和另一聯盟的對手要交手12至18場,比賽不採和局制,以勝率決定分區的排名,各區勝率最高者為該區冠軍。

  • 明星賽
    • 每年7月舉行國聯和美聯明星賽,由各城市輪辦。主場則依照該城市之球隊附屬聯盟決定,通常為兩聯盟輪流。
  • 分區冠軍附加賽
    • 若二隊並列分區第一,該二隊加賽一場決定冠軍,但若同一聯盟其他分區第二名戰績均不如此二隊(意即加賽落敗者為外卡隊),則取消加賽,由對戰成績決定分區冠軍。
    • 若有三隊以上並列分區第一,則安排單敗淘汰賽。
  • 外卡隊
    • 外卡是各球團除了分區冠軍之外參加季後賽的另一途徑,由例行賽成績最佳的分區第二名獲得。
    • 若有多隊勝率相同且無分區領先者,則以與分區冠軍附加賽相同的方式決定外卡。
    • 若有多隊勝率相同但部份球隊並列分區第一,則先引用分區冠軍附加賽規則決定分區冠軍,未取得分區冠軍的球隊再以單敗淘汰賽決定外卡。
  • 單敗淘汰賽
    • 三隊:A、B對戰(A主場),勝者隔天在主場迎戰C,勝者晉級。參賽球隊對戰勝率較佳者先選擇位置,若對戰成績相同則抽籤決定選擇順序。
    • 四隊:A、B對戰,C、D對戰,勝者隔天對戰,勝者晉級。對戰組合和主場由抽籤決定。
    • 五隊以上:目前沒有規範。

跨聯盟賽事

1997年為了刺激市場,大聯盟首次舉行跨聯盟比賽,當時賽程安排是兩聯盟同區球隊之間對打,2002年開始採用一種新規則決定跨聯盟比賽的對手,原則上採分區輪替制,例如2002年,美聯東區至國聯西區比賽;美聯中區至國聯東區比賽;美聯西區至國聯中區比賽,隔年輪換(主場則是一年國聯,一年美聯),但某些賽事例外(下述)。跨聯盟賽事安排於每年的六月進行。這項制度使得以往只有在世界大賽才能碰面的球隊在季賽也有交手的機會,也製造了更多的話題。其中最受到注目的是同城市或同州的球隊,這些球隊每年均有固定的對戰進行(三場主場,三場客場):



  • 地鐵大戰
    (Subway Series):紐約洋基紐約大都會。地鐵大戰得名於二個球隊的主場地恰好均位於地鐵站旁,球迷可以直接坐地下鐵來回球場。
  • 柑橘大戰(Citrus Series):坦帕灣光芒佛羅里達馬林魚。柑橘是佛羅里達州的特產。
  • 風城大戰(Windy City Showdown)或跨城經典賽(Crosstown Classic):芝加哥白襪芝加哥小熊芝加哥別名風城,白襪主場地位於城南,小熊主場則在城北。
  • 俄亥俄盃(Ohio Cup):克里夫蘭印地安人辛辛那提紅人。二城均屬俄亥俄州
  • 灣區大橋大戰(Bay Bridge Series):奧克蘭運動家舊金山巨人。二城均位於舊金山灣區,以灣區大橋相連。
  • 孤星大戰(Lone Star Shootout):德州遊騎兵休士頓太空人德州的別名是「孤星州」。
  • 高速公路大戰(Freeway Series):洛杉磯安那罕天使洛杉磯道奇。二座球場均在高速公路旁,以5號州際公路相連。
  • 70號州際公路大戰(I-70 Series)或索證之戰(Show me series):堪薩斯市皇家聖路易紅雀堪薩斯市聖路易均位於密蘇里州,該州暱稱為索證州(The Show Me State)。二城以70號州際公路相連。
  • 首都外環高速公路大戰(Beltway Series):華盛頓國民巴爾的摩金鶯巴爾的摩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


    季後賽

    季後賽每年10月例行賽結束後舉行,由二聯盟各區(東、西、中三區)冠軍及其聯盟中各區第二名中之最佳勝率者(外卡)參加,共計八隊。季後賽採淘汰制,三輪的名稱分別為:分區賽聯盟冠軍賽世界大賽。第一輪五戰三勝,之後則為七戰四勝制。對手分配採下列規則:
    • 二聯盟分開,因此最後的決賽(即世界大賽)一定是由一支國聯和一支美聯球隊交手。
    • 第一輪的對手由戰績最好的球隊對上外卡隊,但若二隊屬同一分區,則由戰績第二的分區冠軍球隊對外卡隊。
    • 交戰對手戰績較佳者享有主場優勢,外卡隊不論戰績均沒有主場優勢(世界大賽除外)。
    • 世界大賽的主場過去是兩個聯盟輪流。自2003年起,改成由明星賽勝利的一方有主場優勢。
    2012年賽季增加2個季後賽名額,季後賽參賽隊伍增加為十隊。規則如下:

    • 美聯及國聯各三大分區冠軍,計六隊。
    • 美聯及國聯各外卡第一名及第二名球隊,計四隊。
    • 各聯盟內之外卡第一名及第二名須先進行單場的淘汰殊死戰,勝隊方可出線與分區冠軍球隊進行五戰三勝制之聯盟冠軍賽。


    指定打擊(Designated Hitter, DH)

    美國聯盟在1973年開始採行DH制度,美聯的投手不需要下場打擊,國家聯盟則一直保持投手需上場打擊,而通常投手會排在第九棒。以歷年的數據看來,國聯由於投手必須打擊,平均打擊率會比美聯低,平均防禦率也比較低。當兩聯盟隊伍交戰時(跨聯盟比賽、明星賽或世界大賽),主場屬於哪一個聯盟就採用哪一種規則。(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美國大聯盟歷史

    美國職棒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簡稱MLB),是美國最著名的職業棒球聯賽。1903年國家聯盟美國聯盟共同成立。是北美四大職業運動之一。


    棒球是美國發展最早的職業運動,第一個職業聯盟(國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1871年1875年)成立於1871年,但由於草創時期問題叢生,五年後由現今的國家聯盟接手。國家聯盟將經營球隊的權力全部收回資方所有,因此球員的權利沒有任何保障,國聯的壟斷市場造成不斷有挑戰國聯的聯盟誕生,這些新聯盟吸收了被國聯開除的球員和教練,引進更多新的創意以吸引球迷。在目前大聯盟架構穩定以前,共有四個短命的職業聯盟,成立的先後依序為美國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1882年1891年)、 聯合協會(Union Association,1884年)、球員聯盟(Player League,1890年)和聯邦聯盟(Federal League,1914年1915年)。


    目前大聯盟的另一支柱─美國聯盟則成立於1901年,當時由於國家聯盟經營不善,由十二隊縮編為八隊。大量裁減球員和教練的結果,使得另一聯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美聯吸收了這些被釋出的資源也成立了八支球隊。二年後,美國聯盟的觀眾總人數竟然開始高過國聯。由於美聯不斷以高薪吸引國聯球星跳槽,國聯為了避免二敗俱傷,答應與美國聯盟和談,1902年底,二聯盟召開「辛辛那提會議」統一了賽制、規則和管理,也開始舉行所謂的「世界大賽」,由二聯盟的冠軍對抗爭取總冠軍。



    賽制的演變和新球隊的加入


    1969年以前,二個聯盟分別舉行比賽,由例行賽戰績直接決定聯盟冠軍,二個聯盟冠軍舉行七戰四勝制的世界大賽。隨著1960年代八支新球隊的加入,每個聯盟從八隊增加到十二隊,為了增加比賽的可看性和張力,大聯盟把季後賽改為二輪。首先,先大略依地理位置把各聯盟分成東西區各六支球隊,依例行賽的成績決定各分區的冠軍,第一輪稱為聯盟冠軍戰,由二聯盟的東西區冠軍分別交手(七戰四勝制),勝者即為聯盟冠軍,晉級第二輪(仍稱作世界大賽)。


    1994年,球隊總數已達28支,每個分區各有七支球隊,大聯盟重新再修訂了季後賽賽制,改為三輪(參見季後賽一節),並把分區改成每個聯盟三區(東區、中區和西區),使得球隊所屬分區能完全符合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可惜的是,1994年發生了大聯盟球員大罷工,並導致世界大賽流產,使得這些新制度到1995年球季才正式實行。2011年MLB大聯盟新協議內容變動部分包括檢驗血液中人類生長激素,擴大季後賽制及休士頓太空人(Astros)於2013年從國聯中區轉至美聯西區。



    全球化的大聯盟

    大聯盟的高薪和競爭強度吸引了全世界棒球好手的參與。除了各球團原本在拉丁美洲地區的人才庫以外,東亞地區也成為各隊球探注目的焦點。日本和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交流已行之有年,常舉辦交流賽。日本棒球機構為了保護日本職棒球團的利益,與大聯盟協商出所謂的「入札制度」。與日本球團有約的球員如果想要到大聯盟發展,大聯盟球隊必須補償原日本球團一筆金額,即入札金[3]。以此制度跳槽至大聯盟的日本球員已近20人。南韓台灣職棒球團尚未有類似制度,大聯盟僅能和未有合約在身的自由球員簽約。台灣學生棒球聯盟另有規定高中學生未畢業不得與大聯盟簽約。大聯盟的外籍選手仍以拉丁美洲為主,但東亞的棒球選手近年來已開始發光發熱,如日本的野茂英雄長谷川滋利佐佐木主浩伊良部秀輝鈴木一朗松坂大輔松井秀喜黑田博樹,南韓的朴贊浩秋信守和台灣的王建民郭泓志等。大聯盟亦不定期到東亞舉辦熱身賽(2008年中國、2010年台灣)或季賽開幕戰(2008年東京巨蛋奧克蘭運動家出戰波士頓紅襪)。(資料來源:維基百科)